答:肿瘤放射治疗(简称放疗)是利用高能射线的电离辐射作用来杀伤癌细胞的方法。放射治疗所用的放射线通常分为光子束和粒子束两类,其中光子束包含X射线、Y射线,粒子束包含中子束、质子束、重离子束。人类利用各种射线的不同效应,分别开发出相应的放疗技术。
放射治疗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,与手术、药物治疗一起构成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。
答:放疗能发挥抗癌作用的原因是放射线本身具有能量(辐射能),辐射在自然环境中可以诱发癌变。在放疗中,辐射可作为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有效手段,通过射线与癌细胞间能量的传递,引起癌细胞结构和细胞活性的改变,最终杀死癌细胞。
答:据统计,约65%~75%的肿瘤患者在其治疗的过程中接受过放疗,而我国接受放疗的患者比例仅约40%左右。放疗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,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愈发突显。
是指放射源位于体外一定距离,对体内病灶区进行照射。主要采用直线加速器等设备进行治疗,是临床最常见的放射治疗方式。经常提到的放射治疗,一般为外照射放射治疗。
也叫做近距离治疗,把放射源放在治疗区附近,或者直接置于肿瘤组织和体内进行照射,包括后装治疗和粒子植入。
而临床上根据其治疗目的,又将放射治疗分为根治性、辅助性(术前、术中和术后放疗)和姑息性放疗。
辅助性放疗:常与手术或化疗联合,用于局部晚期患者的治疗根据辅助性放疗与手术的关系,可分为术前、术中和术后放疗。
答:放疗就是利用直线加速器发射X/γ射线,通过射线这把“无形的刀”,小范围高剂量的照射,就把肿瘤“切”掉,患者既没有伤口,也不需要麻醉。由于其“看不见、摸不着”的特性,被誉为‘隐形手术刀’。所以放疗过程中患者是没有感觉的。
答:放疗不仅治疗范围广,疗效也很明显,对肿瘤治愈的贡献仅次于手术,根据WHO的统计,有45%的恶性肿瘤患者可治愈,其中手术治愈的贡献占22%,放疗占 18%,化疗占5%。具体是否适合放疗,应根据肿瘤的类型、分期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来决定。
答:针对放疗的诟病,人们说得最多的是,放疗会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,也会杀死大量的正常细胞,所以,治疗效果往往得不偿失。这大概就是人们对放疗存在偏见的根源之一。随着放疗技术的日新月异,“误伤”正常细胞的问题在精确放疗时代,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。
答:放疗次数是根据患者肿瘤的类型、分期以及患者的自身情况来定的,一般患者做20次到30次。如果适合做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或者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,只需要做10次以内。
答:我们在电视上常常看到,癌症患者化疗后会出现脱发、恶心、呕吐等严重副反应,而放疗、化疗由于仅存在一字之差,常常被相提并论,不少人认为放疗同样会出现严重副反。虽然放疗患者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副反应,但主要是局部反应。放疗副反应往往和照射部位及照射时间、剂量相关,只要及时对症处理,就不会留下后遗症。
答:放疗科开展工作的关键利器是直线加速器,它通过高电压产生高能电子轰击钨靶,从而产生高能X线和电子线。X线和电子线只有在通电的时候才会产生,断电后便消失。而且放疗科机房防护安全有效,机房之外区域无射线:放疗患者身上有辐射吗?
答:有的患者在做完放疗回家后,不敢抱孩子,觉得自己身上有辐射会对孩子产生影响,也不敢去接触他人。直线加速器产生的X线或者电子线,患者身上没有放射源,没有射线,也不会有辐射,不会在身体中残留,没有二次辐射。
答:放射科与放疗科一字之差。放射科,是用于疾病诊断的医技科室,比如CT、X线等检查。放疗科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临床科室。患者挂号时应选择肿瘤放疗门诊。
答:一般情况不可以停。放疗的治疗模式是经过精准制定,如果中间停了几天,再继续进行放疗会影响治疗效果,如果患者放疗反应明显,或者出现其他并发症必须暂停时,时间不要超过一个星期。
答:放疗患者要选择清淡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饮食,来保证治疗期间的各类营养需求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消化道肿瘤患者或者治疗过程中可能损伤消化道的肿瘤患者,应注意避免食用干硬、刺激的食物。
开云体育APP